美联储鸽派表态
3月21日凌晨,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2.25%-2.50%目标区间内不变,本次的议息会议的最终结果超出市场预期。
市场分析认为,整体美联储年内第二次会议释放了比上一次更强烈的鸽派信号,一方面,明确计划今年9月末停止缩表,这比市场预期的停止缩表时间还要提前;另一方面,点阵图显示多数联储官员预计今年不加息,明年加息一次。在此之前,市场对美联储今年不加息的预期十分强烈,但近期关于加息1-2次的讨论声音又多了起来,本次美联储的鸽派表态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场预期。
本次FOMC会议声明中,美联储对经济的表述由“稳固增长”修改为“开始放缓”,对劳动力市场的表述由“继续增强”修改为“依然强劲”,对薪资增长的表述由“强劲增长”修改为“稳固增长”,对家庭支出的表述由“强劲增长”修改为“增长放缓”。与此同时,美联储连续2个季度下调经济预期,并首度上调失业率预期。
全球货币政策将转宽松?
分析普遍认为,综合看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大概率已告终结,预计全球货币即将进入全面宽松时代。根据历史经验,美联储一旦暂停加息超过1年,基本不会重新启动,而QE的推出往往是在大幅降息之后。他们更倾向于认为,美联储今年已经不会加息,2020年美联储也大概率不会再加息,何时降息则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实际表现。
平安证券认为,全球货币政策转宽趋势确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央行开展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持续7-8年的宽松周期终于止住了全球经济的颓势,全球经济在2017年出现同步复苏,美联储也在2015年12月开启了加息周期,并于2017年加快了加息步伐。但2018年全球经济出现分化,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而其他主要经济体则面临复苏趋弱态势。进入2019年后,美国经济也出现回落态势,全球经济体再次共同面临下行压力。
在全球经济共同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2018年全球货币政策周期的扭曲得到纠偏。进入2019年,美联储接连放鸽,全球各大央行也纷纷重启宽松周期,在3月美联储声明暗示年内不加息后,全球货币政策转宽趋势确立,非美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加大,全球经济体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与同步性也得到加强。
降准降息空间加大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明确大转弯后,对中国货币政策来说也是个大利好。两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从背道而驰到相向而行,于国内货币政策来说减少了外部掣肘因素,可以更多考虑内部因素而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同时,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压力也会减少。
与此同时,国盛证券则在周四发布了名为《美联储全面转鸽,是时候讨论降息甚至QE了》的研报,该报告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已然宽松,年内再降准和“降息”可期。美联储愈显鸽为我国货币政策宽松进一步释放空间。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强调“M2、社融增速应与名义GDP增速匹配”,今年货币政策将更注重相机抉择和逆周期调节,后续降政策利率可期、但降基准利率难,也大概率再降准2-3次(预计最快4月份)。他们预计2019年M2同比中枢8.5%左右、但难破9%,信用底向经济底传导可期,我国GDP有望在三季度企稳走平。
此外,中信明明团队认为,尽管本次美联储会议对于缩表的决定市场早有预期,但点阵图反映今年不再加息超出市场预期,如此鸽派的立场令中国降息概率提升,而一旦降息,中国10年国债可能突破3%,达到2.8%的水平。
也有机构认为不会降息
尽管有机构认为降准降息已经可以提上日程讨论了,但仍有不少机构并不赞同这一观点。
东北证券认为,虽然美联储停止加息,但中国央行全面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今年中国货币政策整体将保持宽松,未来也将会有降准等政策推出,但全面降息的概率不大。他们认为原因有两个:
一是国内通胀水平将开启上行模式。2月份CPI同比滑落至1.5%的低点,但据测算CPI同比将逐渐上涨至年中达到高点。在通胀上行的背景下,国内全面降息的压力较大。
二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尚未达到利率区间的低点,降低基准利率尚无必要。根据我们测算,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并未达到区间下限,故而货币政策应首先注重疏通传导。市场利率会率先下降,若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可能会降低政策利率。而基准利率是最后的手段,该机构认为目前来看下调的概率很小。
此外,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从目前看,美联储2019年加息已经几乎不可能,这意味着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再受到外部约束。对于中国央行而言,3-4月降准是极大概率事件。因为降准是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的,而且2018年每季度一次的降准节奏目前没理由打破,降准已经不是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而只是成为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的工具。
而对于降息,邓海清认为悬念仍然较大。支持降息的理由主要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了“利率”、“价格手段”,不支持降息的理由主要是1-2月社融拐点较为明确,3月经济数据季节性大幅反弹可能性极高,央行“两轨合一轨”更需要的是货币政策传导而非改变基准利率或者行政化调整信贷利率。从美联储转向鸽派而言,至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央行降息不存在外部约束,可以完全根据国内因素考虑是否降息、何时降息。
QE会出现吗?
随着美联储全面转鸽、全球流动性压力减缓,国内市场上央行是否会降息的争论不断,甚至出现QE也可讨论的观点,但普遍分析并不认同这一点。
华创证券认为,美联储2019年不加息为中国货币政策作逆周期调节释放了空间。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宽松程度大概率随时间是逐步加码,虽然是灵活宽松程度逐步加码,但他们并不认为整体会达到2014-15年的宽松情况,降准比降基准息依然在政策顺位中靠前。
并且,平安证券在表述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同时,也表示当前全球债务规模庞大,尽管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缓解债务压力,但债务规模继续攀升的空间已经不大,且会给经济带来更大的潜在风险,货币政策转宽难以给经济带来此前那么强的支撑效果。
【相关报道】
美联储加息按下暂停键中国降准降成本在路上
美联储送利好!人民币一度大涨400点国内降息、降准渐近?
(责任编辑:DF381)
科创板概念股票有哪些...
【市场恐慌情绪加剧 黄金大涨37美元站上1670关口 日元飙升130点创逾半年新高】3月5日纽市尾盘,市场恐慌情绪加剧,美股三大指数暴跌,道指一度跌超1100点;受避险需求刺激,现货黄金最大涨幅达2...
到目前为止今日有49只A股价格突破了年线,其中乖离率较大的个股有燕塘乳业、睿能科技、新金路等,乖离率分别为9.79%、9.69%、7.56%;大烨智能、飞亚达A、新开源等个股乖离率小,刚刚站上年线。...
【央行行长易纲出席金融街论坛:支持北京试点资本项目便利化】2019年5月29日~30日,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以下简称金融街论坛)在北京举...
2022年初以来,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石油供应紧缩,油价居高不下这一难题尚未解决,天然气危机又“兵临城下”。...
能源短缺和高通胀的双重打压下,欧元区经济左支右绌,难承其重。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经济衰退或难避免。...
根据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在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取得了一系列立法进展后,他的公众支持率本周开始回升至40%,为6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三(8月10日)美股盘前,美国劳工部即将公布美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目前市场已经注意到一些迹象,可能预示美国通胀以达到拐点。...
投资者等待周三公布的美国7月CPI消费者通胀数据,此前预期是同比增幅仍然很高,但是环比回落,展现通胀接近触顶的迹象。...
数据显示,当地时间8月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芯片股也普跌,中概股尚乘数科和智富均出现暴跌。...
版权所有 @2010-2019 MT4在哪开户 www.taobaosx.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