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通胀肆虐,欧央行在上周表示将采取更积极的政策收缩措施,同时计划引入新工具应对欧元区日渐分歧的债务问题。
但这一举动并没有迎来称赞,不少专业人士认为这一工具作用有限,甚至有人认为欧元区真正的考验已经来临。
英国约克大学教授、金融分析师Richard Cookson在他最新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今年也许就是检验欧元成败的关键时刻。
欧元危机逼近
据欧央行披露,其将引入灵活的方式对紧急债券购买计划(PEPP)的赎回进行再投资,将把现金注入至大流行支持计划中那些债务较重的国家中,如意大利。
这一举动在欧盟内部引发一些反对,德国财长Christian Lindner认为,当前欧元区债券收益率的走势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风险,加强对通胀的调控才是重中之重。
他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回到可持续的公共财政,并停止疫情期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然而欧央行行长拉加德显然有更大的目标,并在上周四的紧急会议上为欧央行进行辩护:“我们必须解决分化风险,才能使货币政策能够在整个欧元区实施。”
她强调,一旦实力较弱的国家借款成本升得太高或太快,例如不同国家间债券息差扩大到超过特定门槛,或是市场异常波动,欧央行就会采用新工具,对抗欧元区的分裂。
新工具的细节尚未披露,市场预计将在下一次的例行会议上公布,即7月21日。
欧央行转变货币政策态度以来,欧元区债券就在上演抛售大戏,其中债务规模大、经济较差的国家尤其受到关照。
债务占GDP超过150%的意大利就是鲜明的靶子,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6月14号一度达到4.188%,创下2014年以来最高记录。而这一利率水平对意大利来说很有可能引发巨大的冲击。
上周,德国与意大利的十年期国债息差一度扩大至2.47%,刷新两年来最阔,进一步加剧欧元区崩溃风险。
这也是PEPP存在的意义,在必要时为较弱的欧元国家注入流动性,保证其不被债务拖垮,演变出另一场欧债危机。
纷纷唱衰
虽然欧央行提出了新工具,但外界并不看好这个PEPP的效力。
芬兰中央银行行长Olli Rehn表示,该措施仅有助于防止“无根据”的市场波动,但在真正出现重大问题时并没有多大帮助。
欧洲议会的德国议员Markus Ferber则认为,欧洲央行可能将其专业领域延伸地太远。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欧央行的手伸得太长了。
他说,“欧洲央行的工作是实现价格稳定,而不是确保有利的融资条件。”
Cookson也表示:“虽然央行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低通胀,但欧洲监管机构似乎有不同的目标——阻止最弱的欧盟成员国退出欧元区。”
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过去的10年中,货币政策的目标不是通胀,而是阻止最弱的成员国退出货币联盟。坦率地说,它不再是一个以通胀为目标的央行。”
他还指出,在大多数国家飙升的通胀率就是欧洲央行政策失败的一个例子。“当通货膨胀率低时,欧央行可以掩饰它的真实意图,但当通胀率升高并不断上升时,它的意图就无法掩盖了……虽然通过加息来瞄准通胀可能存在风险,但试图补贴较弱的借款人是一项更糟糕的政策。”
“欧央行应该与它(补贴借款人)无关……归根结底,不应该由欧央行来决定谁在欧元区,谁不在。”
到目前为止今日有49只A股价格突破了年线,其中乖离率较大的个股有燕塘乳业、睿能科技、新金路等,乖离率分别为9.79%、9.69%、7.56%;大烨智能、飞亚达A、新开源等个股乖离率小,刚刚站上年线。...
【市场恐慌情绪加剧 黄金大涨37美元站上1670关口 日元飙升130点创逾半年新高】3月5日纽市尾盘,市场恐慌情绪加剧,美股三大指数暴跌,道指一度跌超1100点;受避险需求刺激,现货黄金最大涨幅达2...
科创板概念股票有哪些...
【央行行长易纲出席金融街论坛:支持北京试点资本项目便利化】2019年5月29日~30日,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以下简称金融街论坛)在北京举...
2022年初以来,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石油供应紧缩,油价居高不下这一难题尚未解决,天然气危机又“兵临城下”。...
能源短缺和高通胀的双重打压下,欧元区经济左支右绌,难承其重。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经济衰退或难避免。...
根据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在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取得了一系列立法进展后,他的公众支持率本周开始回升至40%,为6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三(8月10日)美股盘前,美国劳工部即将公布美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目前市场已经注意到一些迹象,可能预示美国通胀以达到拐点。...
投资者等待周三公布的美国7月CPI消费者通胀数据,此前预期是同比增幅仍然很高,但是环比回落,展现通胀接近触顶的迹象。...
数据显示,当地时间8月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芯片股也普跌,中概股尚乘数科和智富均出现暴跌。...
版权所有 @2010-2019 MT4在哪开户 www.taobaosx.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